何以中國?——「中國」名號的由來與傳承

本文根據胡阿祥老師的《「中國」名號考述》整理所得。

中國,即中央之國。

中國一詞的出現由來已久。按《說文解字》雲「內也,從口。」段玉裁注「雲下上通者,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。」由這種最早的中間之中,引申出了許多的引申含義和諸多美義。

《漢書·律曆志》雲「中央四方之中也。」宋朝家鉉翁的《則堂集》中曾經談到,中者,「中有定名而無定位」(《則堂集》卷一)「隨地而各不同」(《則堂集》卷三)我們可以看到,中的概念是對應的,即有中才有四方,無中則沒有四方。

中者的美意,在古文中也時常看見,例如「天地之道,帝王之治,聖賢之學,皆不外乎中」(錢大昕《潛研堂文集》卷三)論語也有「允執其中」的表述。《左傳》有「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」,可見在文化上,「中」的概念,可以是一種比較美好的寓意,為正,為順。中有了美好的寓意后,自然在中國人眼中,以中為美,以中國自稱,自有美好的本意。

Advertisements

中國名號的起源學界內認為最早的名號應該起源於甲骨文,殷商卜辭中的「中商」應該是中國的最早起源。見卜辭「王,貞:於中商乎御方。」「王,貞:受中商年。」王國維在《說商》一文中稱商王都又稱大邑商。邑者,《說文解字》稱古與國通。商自稱中商,即為中國也。胡厚宣在《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》一文中認為「商而稱中商者,當即後世中國稱謂的起源。」自商開始自稱中國以後,中國的概念,實際上是隨著地域隨著對象隨著時間的不同而不斷變化的。

一、指代京師。《詩經·大雅·民勞》有「惠此中國,以綏四方……惠此京師,以綏四國」的語句,毛詩解釋為「中國,京師也。四方,諸夏也」。孔穎達《五經正義》解釋道「中國之文與四方相對,故知中國謂京師,四方謂諸夏。」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言「夫然後之中國,踐天子位焉。」南朝宋裴駰集解中稱「帝王所都為中,故曰中國」這是指代京師的含義。因為京師是中央之都城,是天子所在的地方。

Advertisements

二、指代國中,國都。《春秋穀梁傳》昭公三十年:「中國不存公。」即季孫不讓魯昭公在中國存身。晉范寧注云「中國猶國中也。」這是按照古代的意思,國以城郭為限,住在城中的自稱「國人」。

三、指代諸夏國家。

中國可以指代周和諸夏總體。

例如《左傳》成公七年:「中國不振旅,蠻夷入而莫之或恤,無吊者也夫。」這裡的中國,就是指代整個的周朝諸侯國概 念。

有個直接的把諸夏與中國互換的例子。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有冒頓「南與中國為敵國。」而《漢書·匈奴傳》則作「南與諸夏 為敵國。」可見此時的諸夏與中國,意思是可以互換的。

當中國的概念與諸夏開始等同,實際上就為大一統的中央王朝奠定了基礎,即在文化認同上,這一概念圈的諸夏,開始逐 漸靠近。

四、指代中原之國。諸夏雖然都可以稱為中國,但是畢竟位置有遠近,文化有高低。所以在習慣上,諸夏內部也是有區分的。那些位置近的,文化相對發展較高的,就不承認文化較低,位置偏遠的諸夏為中國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戰國時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了。如《孟子·梁惠王》說齊宣王就曾經「欲闢土地,朝秦、楚,蒞中國而撫四夷。」《孟子·滕文公》「陳良,楚產也,悅周公、仲尼之道,北學於中國。」這裡的中國,都是指代的中原國家。更加明顯還有《韓非子·存韓》有「韓居中國,地不能滿千里。」而《戰國策·秦策》公孫衍曾說「中國為有事於秦……居無幾何,五國伐秦。」五國指代齊、宋、韓、趙、魏。那麼這些地方,五國就是中國,而相對而言,秦則不是。

而這種位置遠近、文化高地是動態的,所以在很多先秦典籍中,我們可以看到有自稱蠻夷的諸夏,有吐槽對方為蠻夷的諸夏。——這也是吧友中經常有引用這些語句,來段定這些國家非中國的來源。

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引用是狹隘的,因為這種稱呼是不斷變化的,這裡的中國,與我們後世的中國,不能等同。而僅僅是相對文化和位置而言的中國與蠻夷。洪邁《容齋隨筆》卷五中有「其中國者,獨晉、衛、魯、宋、鄭、陳、許而已。」至於例如吳越、楚、秦、燕等,都被視為蠻戎了。《屍子·廣澤》有「夫吳越之國以臣妾為殉,中國聞而誹之。」——這裡明顯吳越就不是中國了。由於楚國八百年的熱播,現在經常看到的吧友引用的是《史記·楚世家》中國君熊渠說的「吾蠻夷也,不與中國之號謚。」春秋初年楚武王也說「我,蠻夷也。」《漢書·五行志》雲「中國齊晉,南夷吳楚為強。」明顯看到,吳楚都不是中國了。還有秦,《史記·秦本紀》載「秦僻在雍州,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,夷翟遇之。」可見如果吳楚不是中國,秦國也不是中國了。在此可以引申,如果吧友以後世之中國概念來看這些典籍中的中國之概念,那麼很容易把這些國家都排除在我們現在所謂的中國之外,那麼,秦朝算什麼?外來之王朝?

胡阿祥老師在此指出「把戰國七雄都視為中國,是一種相對於四夷的廣義的中國範圍,他與諸夏的概念相近。把吳越楚秦燕等國排除而特指中原諸國,則是習慣上的俠義的中國範圍。」PS:胡老師對中國的解釋,還有王畿和天子直接統治的地方兩個概念,此處略過。總的來說,先秦時期作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國,從含義的演變和發生的時間上來說,是成逐漸的時間序列的,即範圍越大,出現的時間越晚。從最早的京師發展到後來的諸夏統稱,實際上是諸夏國家在民族、地理、文化等方面的不斷認同。從這方面來講,中國的含義,已經可以是一個相對而言的國家國號了。這是諸夏國家共同擁有的地域專稱。

秦漢以後中國概念的流變秦漢以降,中國實際上就成為了通用的一種名號。這個時期主要有三大特徵。主要是一、文化意義上的加強。二、地域範圍的擴大三、作為政治概念使用的「中國」逐漸走向定型。這裡需要談到的一個是,在與文化概念相聯繫的中國,在歷史上,地域概念的中國有另外一種解釋,即認為只有漢族建立的國家王朝才是中國。——元清非中國的最早雛形應該更早,甚至司馬光等對於北朝的不認可,也可以作為非中國的雛形。

十六國時期例如匈奴人劉淵最早建國號為漢,自稱漢王。「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。」(《晉書·劉元海載 記》)

南北朝時期的互相撕逼更加厲害,雙方都自認為是中國,南朝斥北朝為索虜,北朝因為居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原,以中國自 居,罵南朝為島夷。這種爭端到了隋朝的統一才得以解決。

宋遼金等對峙的時期,實際上遼、金被稱為北朝,宋則為南朝,党項的西夏為西朝。元朝修史,同時修宋、遼、金史,並不排斥其他幾個非漢族王朝,而是各自以其正統來編纂,以盡量符合原有的事實存在。

非漢族王朝自稱中國,大多數是因為佔據了中原,後來是以此為中國的合法繼承者自居,從文化上逐漸認同中國。隨著非漢族政權從經濟、文化等方面不斷的中國化(或者俠義的說是漢化),這些王朝不僅僅從地域上(因為實際上佔有了中原或者一地),還從文化上,也慢慢成為了中國的一份子。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的話,現在意義上的中國,已經不是最早狹隘的中國了,因為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演變,現在的中國,不僅僅是漢民族的中國,也是其他民族的中國。換言之,當代之中國的含義,實際上是各民族共有的中國含義了。不僅如此,我們再回到歷史中,那麼,無論是地域的中國(有些非漢族王朝佔據了中原)還是文化上的中國(有些非漢族王朝的中國化),都包含了漢族和其他民族所建立的王朝。即,所有的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實際上都可以稱為中國(地域上的中國),所有以中國化和禮儀以及諸夏之禮儀治國的王朝,在文化上都可以叫中國。

政治概念上的中國及更新政治概念的中國,就是指作為國家代名詞出現使用,這時的中國,比較於之前的文化中國,有了更加的明確性。追本朔源,明朝可以算作政治上明確稱為中國的開始。《明史》中明朝對內對外常自稱中國。明史外國傳中,中國作為明朝的代名詞,與朝鮮、日本等國並稱。明清時代,西方而來的西方人,也常常以中國或者中華、中華帝國來稱呼中國而不用明朝或者清朝。鴉片戰爭以後,中國作為國家或者清朝的代名詞,使用的更加普遍。但是實際上這個時候的中國,也有模糊的矛盾。例如魏源在《聖武記》中,中國一詞就有時候指代整個清朝領土,有時候卻僅僅指代內地十八省。童書業在《中國疆域沿革略》第一篇第六章中指出「以中國內部十八省為中國之錯誤觀念乃明、清時所造成,蓋因明時蒙古大部、西藏及新疆、吉林、黑龍江、青海等省不在中國直接統治之下;而雲貴之建省,復於是時方確定。故生十八省(明為十五省)為中國之觀念。」而在17世紀以來的西方著作中,也往往將清朝建省的地區稱為中國或者中國本部、中國本土,其他地區成為韃靼、蒙古、新疆(中國突厥)、西藏等等。

到了晚清,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,中國的地域範圍就是指大清主權所達到的範圍,但是清朝的正式國號仍然是大清。在對外交往和正式條約中,清朝之所以樂意接受中國的稱號,也是因為中國在傳統概念上,是一種美稱,是先進文明的中心。——實際上此時以中國來進行國際交往和履行條約,無論是清朝還是西方,在某種意義上,已經是把中國「等同」於清朝所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了。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