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珠寶文化差異

中西珠寶文化差異

根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:中國玉文化起源於距今約一萬年的史前的新石器時期。我國是世界上用玉最早,且綿延時間最長的國家,素有「玉石之國」的美譽。

國人對玉割捨不斷的愛戀源自中華名族的文化源頭。而玉作為中華民族的先民從各種石頭中篩選出來的「石之美者」,具有溫潤瑩澤、縝密堅韌的美感和實用功能。

玉被賦予了吸吶日月山川之精華,凝聚人間之美質的特徵,成為品藻人物的道德標準。

▎從玉文化看中國人審美傾向——精光內斂

中國曆來把玉作為美的理想。玉即 「絢爛之極歸於平淡」的美。可以說,一切藝術的美,以至於人格的美,都趨向於玉的美。內部有光華,散發出含蓄的光彩,這種光彩是極絢爛,又極平淡的。( 宗白華《美學散步》)

Advertisements

中國人追求的是玉石的微茫,而不是寶石的璀璨奪目。故宮玉研究員楊伯達說:「遠古時代,人們在用石器做工具時發現玉比一般石頭優越美觀,含蓄堅韌。它既不像寶石那樣清澈透明,一眼望穿,也不像石頭那樣渾濁不透,堅硬幹脆。

它含蓄內蘊,生動而富有靈性。這些都與史前人們內心的一種願望、一種內涵相吻合,為文明時代華夏民族所繼承。

玉就是我們的祖先找到的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性格、文化和理念的物質載體,所以說中國人含蓄祥和,屬內向型,而西方人喜歡透明,一目了然,屬外向型的。這就是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異。」

舉一個例子,中國人喜歡瓷器,西方人喜歡玻璃器。馬未都先生從實用的角度作了很好的解釋。玻璃器傳熱快,易碎,破損處尖銳,而瓷器則不具備這些缺點。瓷器隔熱好,另外破損了還可以鋦起來。

Advertisements

從文化審美的角度講,瓷器溫潤,有細膩的光澤,朦朧卻不透明,符合中國含蓄的審美傾向。

白玉、南紅之美同東方人和華人對美的理解更契合,它詮釋的是低調、含蓄、內斂、厚重的美,是由內而外的美。而西方人更喜歡耀眼、絢麗、閃亮、通透的寶石。

▎中西對珠寶心理接受範圍不同

關於這一點,我們可以舉例說明。比如:國外的彩寶,後期人工優化的比較多,很多彩寶都進行過一些優化手段,比如:用熱處理技術進行的「改色」和「注油」等。這些優化的手段,國外的消費者都是能接受的。

但是國內,消費者們是很少有人能接受這樣的優化處理。你看大家對有紋有裂都這麼糾結,就知道國人對材質的天然性的重視程度。

另外,國外喜歡標準清晰的東西。比如:鑽石。而玉沒標準,所以國外的消費者很難弄的懂,就沒辦法喜歡起來了。總結來說:「東方人不接受優化,西方人不接受沒標準。」這個就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造成的了。

▎中西方與寶石的相處哲學

中國人講究人玉合一,用手盤玩。玉石直接和人的皮膚接觸。人玉互養,人在玉的滋養下身體康健,玉在人的盤玩下越來越潤澤。

而西方寶石多是金屬鑲嵌,並不和人的皮膚直接接觸的。因為一來,西方寶石多是切得底部鋒銳,盤著也不舒服,另一方面,很多寶石類,比如鑽石等,都是親油性。手摸糊了,會減少銳利的光澤和火彩。需要清洗。

千百年來,中華民族形成了整個民族的愛玉心理,李約瑟說:「對玉的愛好,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特色之一。3000多年以來,玉的質地、形狀和顏色一直啟發著雕刻家、畫家和詩人們的靈感」。

玉文化包含著偉大的民族精神,有「寧為玉碎」的愛國民族氣節;「化為玉帛」的團結友愛風尚;「潤澤以溫」的無私奉獻品德;「瑜不掩瑕」的清正廉潔氣魄;「銳廉不撓」的開拓進取精神。

誠交天下愛玉之人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