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太晚,不吃早餐,小心便秘又發胖

許多人一到假日就會睡到自然醒,常常晚睡晚起,早午餐就是整天的第一餐,或者乾脆就不吃了。但是,不吃早餐或兩餐並一餐,造成的不良影響既深且廣,從對胃腸的傷害到罹患慢性病,甚至心神不寧、身材走樣,其實,吃不吃早餐和運不運動一樣,可能是一種習慣,可能是一種觀念,也可能是一種整體生活形態的展現。

不吃早餐有五大壞處:

1. 容易發胖

第一個要戳破的是「不吃早餐有助減肥」的迷思。不相信?帶你去看看日本人如何訓練相撲選手,你就明白了。相撲選手不吃早餐就做劇烈的運動,然後在空腹狀態下攝取大量的食物,旋即午睡,這樣一來,很容易產生超重的肥胖體型。因為不吃早餐即劇烈練習所引起的空腹狀態,會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,低血糖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;然後攝取大量的食物,使得生長激素的分泌更旺盛,組織脂肪就會不斷增加。如果持續這種生活方式,脂肪也會持續地蓄積。

Advertisements

2. 易患慢性病

長期不吃早餐就展開一天的工作,空著肚子的身體為了取得動力,就動用甲狀線、副甲狀腺、腦下垂體等腺體,去燃燒組織,除了造成腺體亢進外,更會使體質變酸,長期容易罹患慢性病。至於目前的癥狀也不妙,整天哈欠連連,而且血液循環不良,容易出現黑眼圈。由於人體各項生理活動要靠多種酶的作用,才能維持功能正常,而酶的活性與體內酸鹼度息息相關,因此酸鹼值的平衡,主要是為了提供酶作用的良好環境。所謂酸鹼值通常以PH值代表,大於7是鹼性,小於7是酸性,而人體正常的PH值是7.4,略偏鹼性,無論過低或過高,都會造成生理失調。

3.胃腸不適

經常不吃早餐的人也會有胃腸方面的障礙。晚餐以後不進食,如果隔天直到中午才進食,胃長期處於空蕩蕩的狀態,容易造成胃炎、胃潰瘍。排便也會異常。晨起進食時,身體通常會產生「胃結腸反射」的作用;當大腦將胃結腸反射的作用傳到排泄系統后,大腸便開始反應,將先前留在大腸內的廢棄物排出體外。如果經常不吃早餐,胃結腸反射的動作會逐漸減弱,最後引起便秘,長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病變。

Advertisements

如何正確吃早餐?

一般而言,早餐、午餐、晚餐的比例大約是30%、40%、30%,早餐的內容同樣應該有五穀根莖類,主要提供糖類;蛋豆魚肉、奶類提供蛋白質;蔬菜、水果提供維生素;還有就是一杯水。

1.先喝杯水

晨起先喝水,一則補充睡眠中自然出汗所減少的水份;並且有利內臟蘇醒。空腹喝下去的水,馬上被小腸吸收,五分鐘就能進入血液,讓血液流通更順暢。也有助於通便。

2.五穀根莖類不能免

米飯、麵包或麵條等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,很多人不敢吃,以為會導致肥胖。以早餐而言,事實上造成肥胖的是添加物,例如西點麵包中的奶酥、紅豆,塗在土司麵包上的果醬、奶油,而不是麵包本身。理想的總熱量來源應該有60%來自五穀雜糧類,但是目前大多數人所吃的五穀雜糧都明顯不足,這就是很多人為什麼會越吃越肥、排便不順的原因。

3.複合性糖模擬單糖好

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中的糖類,可以提供大腦能量,做好每一件事,包括思考、記憶、解決問題,以及調節身體的鬆弛。糖類分為單糖和複合性糖類兩種。砂糖之類的單糖,雖然爆發力很強,能夠迅速提振精神,但是沒有後續力;以複合性糖類為主的碳水化合物,因為夠逐漸釋放能量,使生理、心理的能量來源比較穩定,所以早餐攝取複合性糖模擬單糖好。

4.最好選擇糙米、全麥

同樣是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,糙米飯、全麥麵包不但營養完整,而且纖維的含量較高,除了有助於排便,也容易產生飽實感,對體重控制有幫助。

5.攝取奶類、蛋豆魚肉類

奶類、蛋豆魚肉類是蛋白質主要的來源,而蛋白質則是啟動大腦的另一個關鍵。因為蛋白質中有兩種氨基酸,一種是「酪氨酸」,大腦以此來合成神經的傳遞物﹣﹣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,這兩種激素都負責思考敏捷、長期記憶,以及察覺外界異常狀況的重要物質。另一種是「色氨酸」,產生飽實感,並誘發睡意。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