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陽明《傳習錄》消化知識的最佳方法

毫無疑問,王陽明是明朝那個時代傑出的思想家、軍事家和教育家、文學家等。要成為有卓越成就的人物,就必須接受大量的知識。但光記住這些知識是沒用的,關鍵還要能消化它們,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營王陽明是怎麼樣做的呢?

消化知識的最佳方法

於中、國裳輩同侍食。先生曰:「凡飲食只是要養我身,食了要消化;若徒蓄積在肚裡,便成痞了,如何長得肌膚?後世學者博聞多識,留滯胸中,皆傷食之病也。」

——《傳習錄》

一天,於中、國裳等人陪侍王陽明先生一同進餐。王陽明說:「凡是飲食就是為了滋養我的身體,吃了要消化;假如僅僅是積在肚裡,就成消化不良的痞病了,如何能促進肌體的生長?後世的學者博聞強記,只是把知識積存在胸中,這都是食而不化的毛病。」

Advertisements

我們往往以為做學問就是要從外界大量吸收廣博的知識,殊不知,如果不能運用,雖然肚子里裝了一大堆東西,卻毫無益處,反而會因此得病。

在王陽明看來,一味強調要學習廣博的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要有進行「消化」的能力,也就是能根據具體情況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能力,否則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毛病。

在現實生活中,很多人也有這種困惑,他們學了很多專業,懂得很多知識,但到了實際運用的時候,卻屢屢碰壁,做什麼事都難逃失敗的厄運。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:不是說知識改變命運嗎?為什麼自己有這麼多知識,還不能改變命運呢?

這是因為,書籍上所記載的知識,並不等於是自己的學問,更不是自己的智慧。陸遊的詩說得好:「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」從書本中得到的知識是很膚淺的,要真正掌握某件事,必須要切切實實地去實踐才行。

Advertisements

可以說,能背誦一些知識不應該是我們的目的。通過閱讀和記憶,每個人都能夠將許多「知識」,存入自己的頭腦中。但要將知識轉化為智慧,為我所用,必須運用另一種獨特而神奇的工具——思考。學慣用「心」思考,讓知識化為智慧融入自己的心中,這才是真正的目的。

如王陽明的弟子陸澄問他:「讀書卻不懂,這是怎麼一回事,我應該怎麼辦呢?」

王陽明回答道:「這主要是讀文章是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,所以不明白。要想能懂得書中的知識,能夠靈活運用,必須在心體上下功夫。凡是不明白,行不通的,必須返回自己心中體會,這樣就能通。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也不過說的是這心體,這心體就是所說的沒有自我等雜念干擾的心靈,也就是心靈的本體,心靈的本體空虛清明了,也就能清楚地認識事物存在的客觀規律,再沒有其他特別玄奧的地方了。這是做學問的關鍵所在。」

別人的文章寫得再好,那終究是別人的東西,在大腦中記住了別人的知識經驗后,必須還要返回到自己心中思索體會,將它進行消化,融會貫通,融入心靈,化為自己的智慧。

在各種具體的事上磨鍊、思考也是一個消化的過程。

學習任何一件事時,剛開始都要很專註地刻意去學去做。當初步掌握其基本原理后,還不能就此罷休,需要進一步學習,慢慢在心裡琢磨其中的內在規律,也就是讓心靈寧靜下來,將這些「知識」輸入到潛意識中去揣摩、體會……

隨著揣摩、體會的深入,逐漸進入忘物忘我的境界,這時所學的事似乎已消失了,心中已沒有這件事的存在,但卻能隨心意、恰到好處地去做它。其實,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這樣在「無心」中做成的。

如果一個人僅滿足於用頭腦去死記一些知識,以為這樣便能靈活運用,那他就錯了。因為頭腦的特點是善於分別、計較,運用貯存在這裡的知識時,就會經常處於散亂、衝突的心理,而當他面臨一件具體的事情時,就會一籌莫展,不懂得從哪裡下手。

只有當他不是用頭腦,而是用心去運用那些知識時,思想才能保持安定,再去做事情就能保持冷靜的洞察力,方向就會明確,做什麼都能符合客觀規律,當然就容易成功了。

當你悟得了某個道理,又能不被這個道理所束縛,保持一種空虛無物、活潑靈動的境界,這時你才能既不拘泥於所學到的知識經驗,又能隨心所欲地發揮那些知識經驗的作用,洞悉一切規律,將知識化為一種本能的智慧,從而從心靈里自然而然地將它們發揮出來。

所以只有從自己的心上領會到的智慧,才是自己的學問。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