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佛研究發現,孩子做不做家務,將影響他的一生!

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,明天就是2018年的除夕了,不管日子過得怎麼樣,我們都要收拾好心情,過個春節。對於很多人來說,平時總是忙忙碌碌的,年貨還沒有購置好,家裡的衛生、春節的禮物,走親訪友或者旅行的安排,都還未完全落實好。

一、我們如此匆忙,有沒有想過讓孩子參與,幫助我們呢?

我們小時候,可是年年盼著過春節,過春節意味著可以貼完對聯后,洗個澡,吃完晚飯就有新衣服穿,有壓歲錢拿,隔天還可以到處去串門,只要見到長輩,問聲好就有糖果,紅包、各種好吃等等。可曾幾何時,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,想要新衣服,可以一直買,想要好吃的,可以天天做,年味越來越淡,幸福感反而沒有以前強。

二、那麼我們怎麼增強這種過節的幸福感呢?

1.儀式感非常重要

Advertisements

大家可能看過一本書《小王子》,中間有個情節,小王子問道:「儀式是什麼?」狐狸回答:「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,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。」

要想生活有滋有味,就是要有儀式感,活出自己的精氣神。比如今天情人節,可以提前備好禮物,送給親愛的對方,短短的隻言片語,但是卻讓生活增添了色彩,也增進了雙方的感情。

和孩子一起商量部分年貨,製作清單,上街購買。當然如果孩子比較小是無法參與,但是也可以讓他知道,比如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買春聯、年畫、燈籠,讓孩子參與挑選,讓她明白,他們是家裡的一員。在貼對聯的時候,可以給孩子說說對聯的故事,對聯可以培養孩子對中國文化的興趣,培養孩子的韻律感。

Advertisements

有的手巧的媽媽和孩子還可以買紅色的貼紙材質等,一起製作自己的年畫或者小燈籠,這種親子活動應該會讓人很欣喜。

2.做家務的好處

我曾經看到一個研究報告,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的調查研究: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,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∶1,犯罪率是1∶10。愛做家務孩子的動作技能、認知能力的發展、責任感都比較強。長大后離婚率低、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較低。

大掃除的時候,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比如幫幫忙掃掃地板,擦擦桌子,不要期望孩子做到位,孩子往往把這事情當成好玩的事情,當搗亂大王,但我們可不要責罵,而應該要及時鼓勵。

蟲蟲在21個月的時候,經常拿了掃帚拖動著,說要幫奶奶掃垃圾;看到我在收拾房間,也會屁顛屁顛跑過來說要幫忙摺疊被子,雖然經常幫倒忙,但是我們都會誇她幫忙做家務的事情很棒。

現在蟲蟲13歲了,昨天晚上看我回家人很累,會做好西紅柿炒蛋,熱湯、打飯給我,讓我幸福感油然而生,有時候我們當個「懶媽媽」比當個勤勞的媽媽好。

教育孩子從來不分時間,隨時教育都不晚。但教育孩子也分時機,比如春節是中國人的特有習俗,讓孩子各種參與,在孩子的記憶里留下過年的印象,擁有一個有儀式感的春節,寓教於樂,豈不更好?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