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肉怎樣吃才能不致癌?

這幾天,有關培根和紅肉容易致癌的消息滿天飛,起因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26日宣布,加工肉製品被列入致癌食物名單,而新鮮紅肉更可能被列為「較可能致癌物」。

此消息一出,食肉動物的親們立刻就不淡定了:培根、火腿、臘肉、熏肉等加工肉製品可以狠心不吃,但紅肉可是涵蓋了豬牛羊驢馬兔肉啊,難道以後就只能吃雞了嗎?

不要著急,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推薦幾種吃紅肉的正確姿勢,按照我們的推薦吃紅肉,一樣不會致癌哦:

推薦1:排酸肉

很多人不知道,肉類的加工、屠宰流程不同,會使肉質、口感產生極大差異。在過去,人們把肉殺了以後,馬上就吃,總以為肉是越新越好。

隨著時代發展進步,人們意識到肉剛剛宰完是不好吃的,煮出來也是渾湯,肉質比較老,鮮味也不足。

Advertisements

只有當這個肉屠宰完,在0℃~4℃的溫度下放三至五天,待蛋白質發生分解,肉也變得更嫩,鮮味物質形成更多了。這時再吃,才是最鮮美的時候,這種肉叫排酸冷藏肉

但要注意,冷藏肉和冷凍肉是不同的,過去的肉是當時殺完直接賣,賣不完就會放在冰箱變成冷凍肉,冷凍肉的特點就是不香又很硬,質感遠遠不及冷藏肉。

推薦2:色要正

我們在購買肉製品時,難免會因為肌紅蛋白的原因而買紅一些、色彩鮮艷一些的肉。但肉的紅色程度是會取決於動物品種、年齡以及肌肉纖維類型的,不能這樣一概而論。

還有一些人為原因不得不注意:動物在屠宰時需要放血放得很乾凈,這主要是為了讓肉不會太腥,而且能夠減緩微生物的繁殖速度。但放過血的肉一般不會太紅,卻是更加健康的品類。

Advertisements

所以每一種肉都有其顏色特點,不應以越紅越好作為評判標準。

△有時候肉的紅色也可能是由某種高科技帶來的效果

如果買到的豬肉像牛肉一樣紅,就要好好想想了。如果羊肉片色彩鮮紅,可能是一氧化碳處理過的哦~加入亞硝酸鹽腌制也會使肉顏色變漂亮。

推薦3:污染小

選肉的時候,避開以下受污染較大的部位,這樣我們吃起來才會更放心~

1. 肝臟。污染最大,因為肝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。

2. 大腸。直接接觸飼料中有毒有害的物質。

3. 腎臟。腎臟是排泄的器官,身體的毒素通常是經過腎臟排出。

4. 腦。一些重金屬物質(如汞)很容易向大腦部位集中。

5. 肥肉。那些脂溶性農藥及毒素不容易被代謝出體外,會在脂肪部位儲存起來。

當然,對於愛吃這些部位的親們來說,解決的辦法並不是沒有,我們在購物時選擇那些通過質量認證的肉及內臟就好,吃起來也更感到安心。

推薦4:要適量

除了肉類的加工方式和顏色需要注意之外,適量食肉也是預防癌症的重要手段,而每種肉適合吃多少其實是和它們的脂肪含量分不開的:

1. 豬肉。就算是瘦肉,豬肉的脂肪含量也大大超過了其它肉類。所以我們在烹飪的時候更要選擇少油的方式,喝湯時也盡量把表面的油去掉,這樣可以更大的減少脂肪攝入量。

△千萬不要這樣吃

2. 牛肉、羊肉。羊肉脂肪含量略高於牛肉。雖然熱量不算太高,可別忽略了,咱們吃火鍋時涮的可都是肥牛肥羊,保證口感的同時,脂肪含量也上去了。

3. 驢肉。嚴謹的說,驢肉的脂肪含量要高於牛肉,但整體脂肪較少,並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遠高於前幾種肉類,所以相對來說,驢肉的營養價值更高。

4. 兔肉。兔肉的蛋白質含量高達70%以上,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低於所有的肉類,是絕對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。野兔肉的脂肪含量比家兔肉要更低些。

由此可見,以豬牛羊為代表的紅肉,其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(室溫下可凝固),相較雞鴨魚肉這些白肉來講,對心血管造成的危害會增大。但紅色的肉或內臟含有非常豐富的鐵元素,可以幫助人體補血,女性尤為需要。

中國營養學會為大家推薦的畜禽肉類每日攝入量為50—75克,但只要一星期內吃500克以下的紅肉是不會增加患癌症風險的。

雖然少,但已足夠滿足人體需要。肉吃得過多,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也過多,容易給身體造成負擔,進而增加慢性病及癌症的風險。

總而言之,選對質量,控制數量,大家就不用擔心患癌而一點肉都不敢吃啦~

營養師帶你逛超市,我們下周再逛!

*本文系茄子營養師原創作品,如有轉載,請留言與我們取得授權,謝謝!

*更多營養科普知識,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:茄子營養師(dietitian99)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