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民化!日本從這時起將台灣改造成侵略基地

不一樣的台灣(91)

九一八事變之後,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氣焰日盛。殖民初期,為平亂故日本多派出武官擔任台灣總督,島內鎮壓告一段落後,又改為文官視事。文官總督年代,因為政黨政治的緣故變動頻繁,行政問題頗多。因此,台灣內部右翼分子要求改回武官總督的呼聲不斷。

1936年,日本國內發生二二六事件,政黨政治告一段落,此時日本大舉布局侵華,同時也在積極南進。台灣遂成為日本重要的南進基地。在種種因素疊加作用下,武官總督制度在當年復活。首位復任的軍人總督小林躋造,在1939年提出了「皇民化、工業化、南進化」政策。

很顯然地,當戰爭機器轉動起來的時候,原先台灣以農業為主的產業導向,已經不合時宜。取而代之的是積極工業化。這一思路貫穿了日本殖民台灣的後期階段。原本,台灣還只是日本對南方,包括福建在內地區的前進基地。1940年之後,日本決定對東南亞侵略方針,台灣的地位又發生改變,從南進基地變成了更為重要的中間基地。工業化的主旨,就是要建立符合中間基地標準的軍需工業。

Advertisements

隨著電力事業逐步完備,台灣工業化也漸次展開。尤其是1934年台灣電力公司日月潭第一水利發電廠建成,為日本許多輕金屬、電氣、制鋼部門如日本鋁業、台灣電化株式會社、台灣化學工業會社等進入台灣揭開序幕。日資在這一時期也大量進入台灣,投資重點在於電氣、化學工業和食品工業。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