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一個深愛妻子的男人,最終卻選擇了他的理想——林覺民

因為一個人,愛上一座城,而我,是因為一個人,緬懷著一個時代。我想,那是因為林覺民。

林覺民小的時候,被過繼給叔叔為子,他從小就受到了家庭的優良教育。1900年,也就是清光緒二十五年,他在考場上寫下了「少年不望萬戶侯」幾個大字,便離開的考場。

1905年,與陳意映結婚後,他在家中自己辦了私學,親自授課,傳播西方的民主與平等的思想,並動員了妻子陳意映入學,讓家中女眷不再纏足。這在當時,可以說是驚駭的舉動了。

林覺民特別擅長演講,每每講到動情出,聲淚俱下,慷慨垂胸,就連當時清朝的一個學監都說,「亡我大清的人,就是像他這樣的人。」

1907年,林覺民告別了情投意合的妻子陳意映,赴日本深造,學習日語。次年,又通曉了英語和德語。

Advertisements

1911年,他加入了黃花崗起義軍,在奮戰時,受傷被俘。被俘的三天前,他就只知道自己這場戰,九死一生,便寫下了《稟父書》和《與妻書》,對同志說:「若是死了,便帶為轉達。」

依然記得第一讀那封《與妻書》,眼淚刷得就流下來了,「吾充吾愛汝之心,助天下人愛其所愛,所以敢先汝而死,不顧汝也。」

便是怎樣的愛,讓他在被俘虜后,英勇赴死?

便是怎樣的愛,讓他拋下懷孕的妻子,深夜絕筆?

那時的陳意映,聽到他亡故的消息便要殉情,他又怎會不知道呢?

那時他已經有一個五歲大的孩子了,或許,會有人說他薄涼,薄為人父,涼為人夫。

卻不知這份薄中,雜著多少拳拳深情啊!只因他的心中裝著天下人,只因他的以這樣的愛,愛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。

Advertisements

他才在幾尺方巾下,寫下了這封《與妻書》,幾次淚浸方巾欲擱筆,那一刻的心鏡,怕是無人能體會吧!他甚至來不急聽孩子的第一聲啼哭,來不及知道他是男是女,更來不及回到家中,做一個正式的告別。

那樣深沉繾綣的愛,幾尺方巾怎麼寫得完呢?那樣熱烈的愛國之心,一死,又怎麼償得盡呢?如此才會在書中寫道:汝腹中之物,我疑其女也,女比像汝,吾心甚慰,又或是男,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,則吾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。快哉!快哉!

便是這樣的林覺民,留下了千古哀慟的情書,便是這樣的林覺民,是連敵人都不忍殺害的時之驕子。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