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健:球囊導管在鈣化病變中的應用

劉健

北京大學人民醫院

醫學博士,主任醫師,教授,博士研究生導師...

冠狀動脈鈣化病變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,它冠脈介入治療中堅固的「堡壘」,其發生率高,處理難度大。冠脈旋磨術及血管內超聲(intravascularultrasound,IVUS)等手段的運用可以幫助有效處理鈣化病變。此外,充分利用球囊導管來幫助預判病變、擴張病變,也是鈣化病變處理中至關重要的環節。

流行病學資料顯示,冠狀動脈鈣化隨年齡增加而增加,在40~49歲人群中的發生率為50%,60~69歲人群中的發生率為80%。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越高,伴有鈣化的概率也越大。高齡、脂質代謝異常、糖尿病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、慢性腎病、腎透析及高鈣血症的患者是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的高發人群,其病變的鈣化程度較嚴重。此類鈣化病變處理起來具有如下難點:(1)鈣化病變往往伴隨血管成角、迂曲病變,有介入器械不能到位、支架脫落、導絲斷裂等風險;(2)鈣化病變屬於高阻力病變,球囊擴張時難以充分擴張,甚至會發生球囊破裂等情況;高壓力擴張時易發生血管夾層、穿孔、破裂、無複流等概率明顯增加;(3)鈣化病變容易出現支架膨脹不全、貼壁不良、支架不規則變形等情況,從而導致支架內血栓、支架再狹窄。基於此,鈣化病變的處理對於患者預后的影響非常重要。球囊擴張受阻可導致支架植入困難或者支架膨脹不全,嚴重者引起內膜撕裂,發生遠期血栓或再狹窄。因此,球囊導管的成功應用應是最為基礎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。

Advertisements

處理鈣化病變的第一步應是準確判斷鈣化病變程度。隨著現代醫療器械以及影像學的發展,判斷鈣化病變可有多種手段。常規的冠脈造影對輕至中度鈣化病變的敏感性較差,對明顯鈣化的敏感性僅為中等。目前檢測冠狀動脈鈣化的金標準是血管內超聲(IVUS),它可較好地判斷鈣化的位置和範圍,幫助指定介入治療的策略,其敏感性為90%,特異性為100%。IVUS可區分鈣化是表淺鈣化、深層鈣化還是點狀鈣化。根據IVUS下鈣化病變累及血管腔的範圍,可將鈣化病變分為Ⅰ~Ⅳ級。Ⅰ級指鈣化病變的夾角小於90°,即輕度鈣化,可通過普通的球囊進行擴張;Ⅱ級為鈣化範圍在91°~180°之間;Ⅲ級提示是180~270°之間,Ⅱ、Ⅲ級相當於中度程度鈣化並伴有局部明顯的病變。此種情況下球囊支架通過不佳,同時支架擴張的效果也可能會受影響;Ⅳ級是271°~360°的重度環形鈣化,需充分的預擴后應用旋磨術以保證球囊和支架的通過。

Advertisements

鈣化病變高發人群造影前應用冠脈造影術(CTA)對病變範圍和程度評估,如術前未行CTA,造影時見嚴重鈣化者推薦IVUS輔助檢查和治療。輕度表淺的鈣化病變與無鈣化病變治療大致相同;鈣化位於斑塊基底部,對PCI操作影響不大,無需旋磨;斑塊位於內膜且嚴重者,通常球囊擴張困難,需使用切割球囊或旋磨;多數鈣化病變可用球囊擴張,但不宜使用較高壓力(≥16atm)強行擴張。球囊無法通過時可行旋磨術后,再行球囊擴張置入支架。所用球囊可分以下三類:

1.常規工作球囊:目前常規工作球囊為半順應性,輕度、表淺鈣化病變可使用常規工作球囊。半順應性球囊材料厚,爆破壓低(12-16atm),其柔順性、跟蹤性和通過病變能力較好,但耐高壓性、精確擴張能力偏弱。半順應性球囊對中、重度鈣化病變擴張成功率低、併發症發生率高,當球囊壓力達16atm未能充分擴張病變時應撤出球囊,選擇其他方法。球囊不能擴張的鈣化病變應避免置入支架。

2.非(低)順應性球囊(Noncompliant balloon,NC):輕、中度鈣化病變在預擴張時可選擇非(低)順應性球囊。但對於瀰漫、不規則、嚴重偏心鈣化病變、高度成角及極度彎曲血管的病變和嚴重的鈣化病變應避免使用非(低)順應性球囊。非順應性球囊材料厚,爆破壓較高(18-20atm),其柔順性、跟蹤性和通過病變能力偏弱,但耐高壓性、精確擴張能力較好。

3.切割球囊(Cutting Balloon,CB):切割球囊也適用於輕中度鈣化病變。但對於IVUS提示Ⅲ~Ⅳ級嚴重鈣化病變不建議使用切割球囊。使用切割球囊時應按照說明書標稱的壓力進行擴張,最大不應超過12atm,以免過高的壓力導致刀片嵌頓而難以收回。切割球囊主要通過壓縮斑塊、出現夾層達到與普通球囊擴張達到同等程度的管腔擴大。切割球囊的禁忌證:(1)參考血管直徑<2mm。(2)瀰漫性病變(長度>20mm)。(3)無保護的左主幹病變:因切割球囊壓力回撤較慢,故用於左主幹病變風險較大,僅限於少數技術非常熟練的操作者開展。(4)高度成角及極度扭曲血管的病變:因切割球囊順應性較差、硬度較高,故難以達到病變。(5)嚴重的鈣化病變:難以被切割球囊充分擴張。(6)慢性完全閉塞病變及狹窄>95%的病變:因切割球囊的直徑及外形較大,難以到達並跨越此類病變,此時要先用1.5~2mm直徑的小球囊預擴張后再用切割球囊擴張。

不同程度的鈣化病變具體處理原則如下:(1)針對輕度鈣化病變,一般直接用球囊充分預擴張處理;如遇病變狹窄較重、鈣化層較厚,容易將球囊刺破,建議緩慢加壓以免球囊破裂,此時應選擇比血管直徑小0.5mm以上的非順應性、耐高壓球囊進行充分預擴張,壓力控制在8atm以上,充分擴張后運用DES術,並使用非順應性球囊進行后擴張。(2)針對中度鈣化病變,可選擇非順應性球囊進行初探病變軟硬程度同時進行充分預擴張,擴開病變后再置入支架。但由於順應性球囊易被鈣化劃破,不建議高壓擴張。可選擇非順應性球囊來進行預擴,利用較高壓力將病變擴張,同時減少過度擴張帶來的風險。若無法預擴,可選擇非順應性球囊或切割球囊再次嘗試擴張開病變,或採用旋磨術,切忌使用球囊強行擴張。成功置入支架后再利用非順應性球囊后擴張。(3)針對重度鈣化病變,有條件和經驗者可主動選擇旋磨,旋磨時需要注意選擇強支持指引導管,逐級遞進地磨頭大小的選擇,並採取邊進邊退的辦法;縮短每次磨頭和病變接觸的時間並多次旋磨,期間利用旋磨液旋磨后利用非順應性球囊進行充分預擴張。支架置入后可利用非順應性球囊進行充分的后擴張,選擇比支架稍短、直徑小半號的球囊進行高壓擴張,並適當增加擴張持續時間,以獲得充分壓力傳遞。需要強調的是,鈣化病變血管內支架金屬和病變部位很難做到完全貼壁和完全膨脹,因此使用非順應性球囊進行后擴張非常重要。

鈣化病變高壓擴張時,需要避免的主要風險是球囊破裂和產生冠脈夾層。鈣化與非鈣化病變移行處在球囊擴張時產生不均勻剪切力,球囊瞬間破裂產生高壓水流易在移行處造成血管夾層,嚴重時造成冠脈穿孔。夾層可通過置入支架進行補救;一旦發生冠脈穿孔,則需通過球囊低壓長時間壓迫或置入覆膜支架。鈣化病變處理過程中,由於病變較硬,球囊擴張時易出現打滑現象,可使用15mm或20mm長球囊、利用雙導絲策略或緩慢充盈球囊等方式,或選擇使用切割球囊防止打滑。術前應積極利用IVUS幫助判斷鈣化的位置和範圍,術中幫助判斷支架貼壁和膨脹情況,並利用其預判併發症的發生情況,如夾層、無複流等。

綜上所述,鈣化病變發生率高,處理起來較為困難,併發症的發生率也高,選擇合適的介入策略至關重要。非順應性球囊在進行充分預擴張和必要后擴張、保證手術操作的成功和遠期的療效上至關重要。介入心臟病學醫師首先應該正確識別和評估鈣化病變,積極利用IVUS等影像手段預判鈣化的程度並指導支架的置入,對於中重度鈣化病變,應主動考慮旋磨術。

作者:劉健 熊瑋珏 王偉民

Advertisements

你可能會喜歡